騎樓該誰管?擺東西害人跌倒誰負責?

騎樓該誰管?擺東西害人跌倒誰負責?

騎樓常常被台灣民眾稱為「行人地獄」的設計之一。除了高低差容易跌倒,常常有店家或住戶在騎樓堆放物品,導致行人絆倒跌傷。行人因騎樓管理不當而受傷,是誰要負責呢?翊鼎法律顧問團隊擁有豐富案件處理經驗,就讓我們來告訴你!

騎樓空間一般可以供民眾作為公共人行道。為什麼釐清這個問題很重要呢?因為首先要搞清楚:因騎樓的管理而使人受傷、發生糾紛,應該要求政府負責?還是那塊不動產的所有人要賠償?

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,騎樓基本上是「私人財產」,可能屬於一樓住戶、整棟建築物的所有人,或是所有「區分所有權人」共有。

但這樣難道代表,所有權人可以主張「騎樓=私有財產=我要怎麼堆東西都可以」嗎?

不盡然喔!要注意的是,從法律角度來看,騎樓也同時被視為公共通行空間,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 3 條就明確將其納入「道路」與「行人道」的定義中。

大法官釋字第 564 號解釋也強調:雖然騎樓是私人財產,但住戶不能影響大眾通行。因此,如果擺放物品阻礙通行,可能違反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 82 條,面臨新台幣 1,200 到 2,400 元的罰鍰

騎樓該誰管?擺東西害人跌倒誰負責?

騎樓環境管理疏失,害人跌倒誰負責?

近年來發生多起因騎樓意外導致訴訟的案例,法院的判決標準主要取決於誰造成危險:

一名店家負責人租用一樓店面,但沒有管理好騎樓的地面,有兩顆釘子疏忽未清除,也沒有放置警告標示,導致路人踢到、跌倒受傷。法院認為,依照過往店家使用騎樓的情形,負責人對這個騎樓空間是有管理義務的,對「可能害人跌倒」的風險應該可以預見,因此負過失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刑事責任

一名老翁在兩間騎樓交界處,因為高低差過大而踩空跌倒,不治死亡。但法院認為「騎樓內部要平整」的規定只適用於同一建築物,不同建物的所有人只需各自保持騎樓內部空間平整即可,因此騎樓的所有權人不需負責。

台北市政府曾推動「騎樓整平專案」,但施工後蓋板突起,導致民眾絆倒受傷。法院認定市府規劃設計有缺失,因此適用《國家賠償法》,需要負賠償責任。

騎樓該誰管?擺東西害人跌倒誰負責?

騎樓整平難題,政府應該解決?

綜合以上案例,可以確定:

  1. 騎樓雖然是私人土地,但仍要保持行人通行的安全
  2. 如果騎樓堆放雜物或設施導致意外,有管理責任的人(建物所有權人或使用人)可能要負責
  3. 但若是不同騎樓之間的高低落差導致意外,目前法律上找不到明確的負責人

有許多店家以為,騎樓的維護是屋主的責任,實際上法院在判決時,仍會看平時這個騎樓空間是誰在使用?誰有權變動空間配置?是誰主要在維護?並不全然是由建物所有權人負責。開店創業法律眉角多,若您有法律顧問需求,「翊鼎法律顧問團隊」隨時準備好為您服務,幫助您保障權益、預防法律糾紛,歡迎加入本所官方LINE:@023euuif(輸入ID時請記得要加「@」),將有專人服務您與律師接洽。

歡迎分享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