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標法侵權怎麼認定?2種常見商標侵權爭議與民刑事責任說明

商標法侵權怎麼認定?如果不小心用了別人的商標會怎樣?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,對於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有極大影響。當商標權受到侵犯時,可能會導致商譽損害、消費者混淆,甚至是市場份額流失等。因此,了解商標法侵權認定標準和法律責任,不僅可保護自身權益,也是避免無意侵犯他人權利的基本功。下面就讓翊鼎法律顧問帶你了解商標法,保護你的品牌!

商標註冊代表什麼?從專用權到保護範圍完整說明

在說明商標侵權前,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商標、註冊商標的重要性為何?下面就讓我們來一一說明。

商標的定義與類型

根據《商標法》第18條,商標是指「任何具有識別性之標識,得以文字、圖形、記號、顏色、立體形狀、動態、全像圖、聲音等,或其聯合式所組成」而較常見的種類如下:

商標類型定義
文字商標由文字或字母組成,如:品牌名稱
圖形商標由圖形或標誌構成,如:企業Logo
記號商標由任何記號或符號構成,如:音符、數字、加減乘除等各式符號
顏色商標由特定顏色或色彩組合構成,並達到識別性標準
聲音商標由特定聲音構成,如:知名廣告的音樂
聯合性商標將文字、圖形、顏色等組合在一起,形成具有識別性的標誌

商標法律效力解析

商標註冊後,商標權人可擁有該商標的專用權,用以保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利益,防止他人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標來混淆或誤導消費者。

商標註冊規範說明
有效期限商標註冊後有效期為10年,可在期滿前申請續展,每次續展10年。但若註冊後3年內皆未使用,商標專責機關會發出廢止通知,若無法證明有實際使用,不僅註冊會被廢止,且3年內不得再次註冊
法律效力註冊商標享有專用權,其他人若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/服務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標,即構成侵權
使用規範註冊商標必須在註冊範圍內使用,且文字、圖樣、顏色等細節皆需與註冊時相同

💡 小提醒:於臺灣註冊商標後,保護範圍僅限臺灣地區,由於不同國家的商標使用規範不同,故若有意向國外發展,建議事前查清楚該國的商標使用、註冊規範。舉例來說,雖大多數國家與臺灣相同,採「註冊主義」,先行註冊者可獲得保護;但美國採「使用主義」,不需註冊,只需證明有實際使用紀錄即受法律保護。

申請商標要準備什麼?流程與注意事項全整理

那商標該怎麼註冊?以下整理簡易5步驟,幫助你輕鬆完成商標註冊!

步驟1:查詢商標

在申請商標前,需先透過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商標檢索系統」查詢該商標是否已被註冊,或已有類似商標,避免因容易造成混淆而被駁回註冊申請。

步驟2:填寫申請表

若確認無類似商標,即可至智慧財產權e網通網站註冊會員,並填寫商標線上申請表。

步驟3:提交申請

填寫好申請表後,即可透過線上或紙本郵寄的方式提交申請,並繳交申請費用。

商品類型註冊申請費
第1類~第34類商品同類商品中指定使用之商品在20個以下,每類新臺幣3,000元;超過20個,每增加1個加收新臺幣200元
第35類~第45類服務每類新臺幣3,000元,超過5個,每增加1個加收新臺幣500元

📍註冊之商品類型請參考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商品及服務名稱分類查詢

步驟4:等待審核

提交申請後,智慧財產局將對申請案進行審查(審查時間約6~8個月)。

步驟5:註冊完成

審查通過後,需繳納商標註冊費用新臺幣2,500元,並待智慧財產局發布註冊公告、發送商標註冊證後,才算完成註冊。

商標法侵權怎麼認定?一看就懂商標侵權的2大踩紅線行為

商標侵權是指未經商標權人授權的情況下,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的行為。但具體來說,怎樣才算是「使用」呢?根據《商標法》,主要可分為以下2種情況:

一般商標侵權

根據《商標法》第68條,若在相同或類似商品/服務上,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,即構成商標侵權。舉例來說,品牌A在飲料類別上註冊了商標「AA」,若品牌B亦在飲料類別上使用「AA」商標,即構成商標侵權。

又或者品牌A註冊了「VV」作為商標,而品牌B則使用與其類似的「W」,因容易使消費者混淆、誤認,故也可能被認為是侵害商標權。

擬制商標侵權

根據《商標法》第70條,明知為他人著名之註冊商標,且未取得商標權人同意,並有以下行為:

  • 將商標用於自身商品包裝或容器上
  • 將商標用於廣告宣傳、展示或其他相類似之商業活動

等等,即可能會被視為擬制商標侵權。舉例來說,品牌A在飲料類別上註冊了商標「AA」,品牌B雖然沒有將「AA」商標用在飲料上,但卻利用「AA」的知名度,將其用在其他產品的廣告宣傳或命名上,此情況即可能構成擬制商標侵權。

⚠️ 注意:上述情境皆僅為舉例,實際仍需視個案詳細狀況來判定。若不確定自己的狀況為哪一種、是否構成侵權,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判斷。👉立即透過LINE諮詢:@023euuif

商標侵權維權對策、民事責任與刑責一次看懂

根據《商標法》第69條,若商標權人發現自己的商標被盜用,可立即採取措施維護自身權益。可先收集相關證據(如:比對商標外觀、指定商品類別等),並向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尋求協助,以採取下列對策:

✅ 商標侵權對策1:發函警告

可透過存證信函或律師函向侵權方提出警告,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,並銷毀相關產品。

✅ 商標侵權對策2:要求損害賠償

可根據《商標法》第71條中的4項規範擇一要求賠償:

1. 就其使用註冊商標通常所可獲得之利益,減除受侵害後使用同一商標所得之利益,以其差額為所受損害。

2. 侵害商標權行為所得之利益。

3. 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,500倍以下之金額。但所查獲商品超過1,500件時,以其總價定賠償金額。

4. 以相當於商標權人授權他人使用所得收取之權利金數額為其損害。

✅ 商標侵權對策3:提出刑事告訴

除了民事責任外,依《商標法》第95條,若有商標侵權行為,將可能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,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的刑事責任。

誤用他人商標算商標侵權嗎?搞懂哪些情況可主張不違法

如果為不小心使用到他人商標,會構成商標侵權嗎?根據《商標法》第36條,若有下列表格中的情況,則可主張不構成侵權行為。

可能不構成侵權行為的情況定義
非作為商標使用者僅用以描述自己的姓名、名稱,或商品/服務之名稱、形狀、品質、性質、特性、用途、產地或其他有關商品/服務本身之說明
用以描述商品功能使用商標僅因該商標具有功能性或描述性,且未造成消費者混淆
先行使用但未註冊在商標申請註冊前,已善意使用該商標者
已同意於國內外市場交易流通附有註冊商標之商品,由商標權人或經其同意之人於國內外市場上交易流通者,商標權人不得就該商品主張商標權

⚠️ 注意:實際情況仍需依個案進行判斷,故若有相關問題,應尋求專業法律顧問或律師協助。

遇上商標侵權糾紛別心煩,翊鼎法律顧問陪你出手不孤單!

遇到商標侵權爭議,往往會讓人感到緊張、慌亂,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…此時,如果身邊有專業的法律顧問,協助釐清案情、評估狀況,並告訴你該採取什麼措施,相信即可讓你更安心!此時翊鼎法律顧問即可提供以下協助,讓你更了解如何解決商標糾紛。

🔍 商標近似/侵權風險評估

若發現自己的商標與他人相近,可由翊鼎法律顧問協助分析雙方商標是否構成「相同或近似」,並評估商品或服務是否構成「混淆可能性」,提供「是否侵權」、「是否可提告」或「是否須調整」的法律意見。

📬 發函警告與交涉談判

當發現商標被他人使用時,翊鼎法律顧問可協助向侵權方發送存證信函或律師函,要求其停止使用。若為被發函警告方,也可協助判斷情況,並回應對方來函,避免不當承認侵權,或錯誤回覆造成不利後果。而在釐清案情後,可協助擬定合理和解條款、名稱調整方案或使用期限緩衝期,協助雙方和平解決問題。

⛔ 異議、評定申請

當發現有近似商標,擔心後續引發問題時,可協助針對他人近似商標提出:

➜ 異議申請(註冊公告期間3個月內)

➜ 評定申請(原則:註冊公告日起5年內,例外:無期間限制)

並協助準備相關證據(如:先使用證明、知名度佐證等),及撰擬申請理由書。

🧾 商標撤銷或廢止請求

協助針對「惡意搶註」、「蟑螂註冊人」等明顯違法之註冊行為提出法律對策,如:申請評定或異議、主張對方商標未實際使用超過3年,應依法撤銷或廢止等。

⚖️ 民事/刑事訴訟代理

當商標權人遭侵權時,可協助提起民事訴訟、請求損害賠償,或提起刑事告訴。若為被控侵權方,則可協助提出抗辯,主張合理使用、未構成近似等,以維護權益。

📝 商標授權與使用契約擬定

若需與他人合作,也可協助擬定或審閱「商標授權契約」、「聯名合作契約」、「品牌使用條款」等,於契約中詳細註明授權範圍、地區、期間、費用與違約處理機制,避免合作結束後「品牌歸屬模糊」等爭議。

若你也有商標相關法律問題,皆歡迎聯絡我們,或加入本所官方LINE:@023euuif,讓翊鼎法律顧問團隊為你提供專屬的法律協助!

歡迎分享
返回頂端